▲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
鸟的崇拜,女性生殖与创世崇拜
鸟下蛋、蛋生鸟,最早明白的生殖规律。
最初鸟崇拜,是女性生殖崇拜。人是怎么来的?世界是怎来的?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是人类的天性。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在人类诞生的几百万年中,男女交合生殖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才发现、时间上来说还不到一万年。在上百万年的探索中,先民们就明白了一个生殖规律,鸟下蛋、蛋生鸟。鸟崇拜,与创世崇拜相连。一般说来,几乎所有的鸟图腾崇拜,都有关于鸟与人类祖先的神话传说。既然鸟是蛋生的,那人类也是这样吧,世界也是这样吧。考诸现代文化人类学资料,鸟生蛋就是女子分娩的象征。上古鸟为凤神,而最早的凤神性别是女性。
▲苗族婚嫁习俗:哭嫁
鸟的崇拜,男根的性崇拜
男根崇拜兴起后,鸟始自女性生殖器象征物易之为男性生殖器象征物。
在我国母系氏族社会中晚期的大量文化遗存中,器物上最为常见的鸟纹图像,经研究被认为是先民男根崇拜的遗痕,也说明男性生殖崇拜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郭沫若在论到“玄鸟生商”神话时认为:玄鸟旧说为燕子,玄鸟就是凤凰,“但无论是风或燕子;我相信这传说是生殖器的象征,鸟直到现在都是(男性)生殖器的别名,卵是睾丸的别名”。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这方面的佐证。中国神话中说,鸟后来飞进了太阳中,成为一种神鸟金乌,蛙则到了月亮里。金乌是日中之三足神鸟。为什么是三足呢?就因为两腿夹一男根之故。日有金乌,于是中国人的鸟崇拜几乎与太阳崇拜融为一体。中国俗话中便把男根称为“鸟”,正如英人俚语把它称为cock一样。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热衷于吃鱼、吃蛙、吃蛇、吃鸟及吃“鞭”等,有人就认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其实就是生殖崇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失为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蚩尤九黎城基尼斯世界纪录—九黎神柱
鸟的图腾,东方沿海民族的偏好
在古代东、北方,从山东到辽宁有许多关于鸟的传说。在山东大汶口文化、河北龙山文化的遗物中,曾发现不少关于鸟的造型和纹样。环渤海东北而形成的国家,史称为燕,奉燕子为神明。因此,石兴邦先生曾指出:“鸟是东方的象征。”
民俗学家孙作云1957年在《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一文中,提出上古时代,华夏可以被分成几个大部分,其中东方沿海一带的诸部落多以鸟为图腾,包括舜、后羿、殷等对应的诸部族;而中原的诸部落则多以两栖动物或鱼类为图腾,比如蚩尤、鯀等对应的诸部族;而华夏西部高原上的诸部,则以野兽为图腾,比如羌人就崇拜羊,犬戎族以狗为图腾,黄帝族则以熊为图腾。
苗族来源于九黎,对鸟的崇拜可谓源远流长。如苗族卵生人的创世神话,可能来源于古越东夷文化中卵生徐堰王的传说。傩舞中模仿鸟的步态,也是一种原始舞蹈“鸟崇拜”文化。苗锦中的鸟纹数量也多,是鸟的图腾。苗族妇女服饰及重大节庆男子穿着的“百鸟衣”,是鸟的崇拜。
▲漂亮的苗族女性服饰
苗族鸟图腾,与东夷文化有关
东夷文化的一个显著区别于其他集群文化的重大特征,是鸟图腾崇拜。东夷文化,燕风图腾崇拜突出。东夷之“夷”,即出于“燕”的方言古称。相传太昊凤姓;少吴赢姓,即燕姓,燕赢一音之转,又传少吴名挚,实指莺鸟,也是燕或凤的化身。东夷人后裔以偃、奄、晏、郯、益、羿、应、英、殷等字为姓氏国名者极多,这些都是由“燕”的古音分化来的。
据《左传》记载,“少昊氏都用鸟名作官称”,一朝“鸟官”机构,由4个类别的24种“鸟”组成。其一是历法官有五鸟,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其二是执政官有五鸠,都以猛禽为名,祝鸠氏、鸿鸿氏、鸭鸡氏、鹤鸠氏、鹊鸠氏;其三是手工业官有五雉,都以野鸡为名,包括鷷雄氏、鶅雉氏、翟雏氏、鵗雉氏、翠雉氏;其四是农官有九扈,包括九种候鸟,名称古怪。
▲漂亮的苗族服饰
苗族鸟图腾,可能来源于良渚和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鸟崇拜。
良渚遗址上共出土了五件圆雕的玉鸟,在鸟的腹部均钻有牛鼻状隧孔。在器物上,雕刻鸟图符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见于玉琮、玉壁、玉璜、冠状饰等玉器上以及少数陶器上。其鸟的形状虽然多种多样,但鸟的身体上都无一例外刻画了兽面神徽的眼睛,这应是良渚先民们鸟崇拜观念的真实写照。
河姆渡文化的一大特征,也是鸟崇拜。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双鸟朝阳象牙雕刻、鸟形象牙雕刻、圆雕木鸟,甚至在进餐用的骨比上也刻有双头连体的鸟纹图像。可见,鸟图腾非常明显。据有关学者研究,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鸟纹鸟形,与良渚文化中有相似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良渚文化中发现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当时也有称蚩尤纹的。饕餮者,上古神兽也。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二帝后,被斩下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在良渚文化玉器上,这个非常神秘的饕餮纹图案反复出现,特像一尊英武的战神,不由得使人联想到战神蚩尤。(未完待续)
编辑:娇娇
—游山玩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