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平安基本面深度解析:负债端韧性筑基,资产端弹性破局
一、负债端:康养生态重构增长曲线,价值率逆势突围
2025 年,中国平安的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保险销售,变成了 “保险 + 服务” 的生态闭环。 到 2024 年三季度,它的 “平安臻颐年” 高端养老社区,带动寿险新业务价值(NBV)的贡 献占比达到了 39%,第一次超过了医疗权益(31%),成了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泰康的 “郊 外大型社区” 模式、光大的 “轻资产公建” 模式不一样,平安选的是城市中心超高端的定 位。深圳福田、上海静安的项目,单床投资超过 300 万元,通过 “1888 万保费 + 优先入 住权” 来吸引高净值客户,让保单和养老服务紧密结合。2021 - 2024 年,养老权益累计贡 献的 NBV 超过 343 亿元,年化复合增速达到 140%。浙商证券预测,这会让平安 2025 年 NBV 增速达到 18.3%,在头部险企里排第二。
同时,银保渠道 “报行合一” 政策带来了好处,2024 年银保 NBV 比上一年增长了 17.3%。 再加上代理人渠道人均产能提高了 36%(雪球数据),缓解了之前高基数的压力。从产品结 构来看,兴业证券测算,分红险新单占比提高到了 42%,大大降低了负债端的刚性成本,利 差损风险也有所改善。
二、财务韧性:营运利润稳锚,科技反哺盈利能力
2024 年前三季度,平安集团营运利润 1138 亿元(增长 5.5%),归母净利润 1192 亿元 (增长 36.1%),这说明它能稳定地度过市场周期。它的核心优势在于:1)财险方面是龙 头,2024 年保费收入 2955 亿元(增长 7.8%),综合成本率 89.8%,在行业里一直领 先;2)科技降低了成本,AI 坐席服务覆盖了 80% 的客服量,智能理赔减少损失 91 亿 元,让寿险运营成本率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3)康养生态相互配合,深圳颐年城项目要是 入住率达到 53%,保费利润就能覆盖资金成本,在重资产模式下实现了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新保险 “国十条” 让平安境外资产配置政策有所放松,再加上权益 市场变好了,投资端的潜力慢慢发挥出来了。到 2024 年 6 月,绿色投资和社会投资规模 一共 7999 亿元,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稳定在 4.1% - 4.3% 之间,比行业平均水平高 0.5 个百分点,这为 2025 年净利润增长提供了保障。
三、投资逻辑:估值修复 +α 逻辑双击
到 2024 年末,平安的 PEV 估值是 0.66 倍,处于历史 28.8% 的分位数,有很大的安全保 障。2025 年有这些因素会带来机会:
1.负债端景气周期:兴业证券预计新单销售会保持平稳,分红险占比提高会让价值率 变好。再加上康养社区入住率会上升(深圳项目预计满租率超过 65%),NBV 增速可能 会比市场预期的要好。2.资产端弹性释放:招商证券测算,如果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 3.2%,权益市场 变好,平安净投资收益可能会增加 80 - 120 亿元,让净利润增速达到 10% - 15%。3.改革红利聚焦头部:新 “国十条” 加强了分级监管,平安是唯一同时布局 “综合金 融 + 医疗养老” 的集团,可能会在海外业务拓展(比如跨境医疗险)和衍生品工具运 用方面受益,从而提升估值。
四、核心亮点:差异化的 “双轮驱动” 护城河
•康养生态唯一性:平安在城市中心的高端养老项目储备资金超过 500 亿元,和 2 亿 车主、6000 万金融客户有合作,形成了 “保险支付 + 服务消费” 的闭环。2024 年康养 保单收入超过 200 亿元,NBV 贡献占比三年增长了 13 倍。•科技深度赋能:平安有 5.3 万项专利(生成式 AI 在全球排第二),这些专利在很 多场景都有应用。核保秒批率达到 93%,闪赔只要 7.4 分钟,客户满意度提高了 18%, 让它的服务品牌更有价值。•资产负债优化:平安把存量高成本资产都处理完了,2024 年境外配 置比例增加到 12%,负债久期延长到 14.2 年,资负错配风险降到了行业最低。
总结:穿越周期的 “价值锚”
2025 年,中国平安正从 “规模王者” 变成 “质量标杆”。浙商证券说行业 NBV 增速会降到 17.4%,但平安凭借康养生态的先发优势、科技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资产端的提前布局, 可能会实现 “增速比同行高、估值修复比板块快” 的双重效果。短期可以关注 55 元以下的 投资机会(PEV < 0.6 倍),中长期来看,康养社区运营数据、分红政策(预计股息率 4.5% +)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在 “人口老龄化 + 金融供给侧改革” 的大环境下,平安的 “ 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 模式,正在为险企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