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治是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如临床上常用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的病证。常用的正治法分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1、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治疗。如表寒证运用辛温解表的方药,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散寒的方药等;
2、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如表热证运用辛凉解表的方药,里热证运用苦寒攻里的方药等;
3、虚则补之:虚损病证表现虚弱的征象,用补益性质的方药来治疗。如阳气虚用温补阳气的方药,阴液亏少用滋阴养血的方药等;
4、实则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证的征象,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如火热毒盛内炽用清热解毒泻火的方药,阳明腑实、积滞内结证用通腑泻热的方药,瘀血疼痛证用活血化瘀的方药等。
参考资料:[1]高鹏翔.中医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