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馬格德堡公國的哈雷[8],他的父亲格奥尔格·韓德爾(Georg Händel)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师[9],坚持要让他学习法律,於是從小便禁止他學音樂。據說韓德爾早年曾於薩克森哈雷文理中學就讀。校長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但韓德爾是否真的在此就讀,以及待了多長時間仍不得而知。但根據多數傳記作家的說法,韓德爾的父親由於禁止兒子接受任何音樂教育而讓韓德爾從此中學退學。
6歲時,韓德爾無意間發現了家中的古鋼琴,便趁晚上偷偷去彈琴。直到七歲那年,韓德爾隨父親前去拜訪薩克森宮廷,無意中被阿柔夫公爵聽到他優美純熟的琴音,於是父親在公爵的指示下將他託給哈勒挚爱圣母市场教堂的管風琴手弗里德里希·威廉·查豪(英语:Friedrich Wilhelm Zachow),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韓德爾就能嘗試創作一些為宗教禮儀和活動用的清唱劇作品。
1702年,韓德爾成為哈雷教堂的管風琴師,並順父親的遺願去念法律系,他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注册,在克里斯蒂安·托马西乌斯(英语:Christian Thomasius)的門下学习法律[10],兼為教堂譜寫每個禮拜天的彌撒曲,更是在1702年發表了2齣歌劇,有人要赞助他,他出于自尊而回绝。
1704年,他创作的歌剧获得成功,后自己出钱去意大利进修,他在羅馬停留了三年[8]。曾經有一次在一名樞機的演奏會上遇見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樞機便請他們來一場比賽,第一場不分軒輊,第二場斯卡拉蒂表示不比所以由韓德爾獲勝。這比賽使兩人的感情更加深厚。1710年,他回國在漢諾威擔任宮廷樂長[11]。
1712年,他到英國旅行又受到安妮女王的器重,供他200英鎊年薪,此後韓德爾便長期停留在倫敦[11],使得漢諾威选帝侯格奥尔格一世很生氣。不久後安妮女王去世,由安妮的远亲格奥尔格一世继承英国王位,是为喬治一世。1717年,韓德爾為了泰晤士河上举办的王室联欢会写作了著名的作品《水上音樂》(1717年),乔治一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原谅了当年他的不辞而别,韓德爾的年俸也倍增為每年400镑[12],借此鼓励他继续创作[註 1]。
他从此定居英国。兩年後成立了皇家音樂協會,又到各地尋找歌劇歌手,這段期間不眠不休,也沒結婚,幾乎一生的青春都投注在英國,之後受聘為英國宮廷教堂樂長,寫了約46齣歌劇及36齣神劇。最著名的神劇是《彌賽亞》(1741年)、《水上音樂》組曲和《皇家煙火》(1749年)。
韓德爾晚年得了眼疾双目失明,最後一次演奏是在考芬園的彌賽亞公演,當晚病入膏肓,一週後(1759年4月14日)病逝於布魯克街(英语:Brook Street)府邸。去世后以最高规格安葬在西敏寺[13],享年74歲。4月17日,《公共廣告》(Public Advertiser)刊出一則悼文,以句首字母表示了對韓德爾的敬意[14]:
He's gone, the Soul of Harmony is fled!和聲之主,他已離開人世。And warbling Angels hover round him dead.天使飛繞在他身邊,哀傷啜泣。Never, no, never since the Tide of Time,太初伊始,Did music know a Genius so sublime!他是唯一的音樂奇才。Each mighty harmonist that's gone before,Lessen'd to Mites when we his Works explore.只要他的音律一響,所有的樂人都要因之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