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个人成长系统?

什么是个人成长系统?

介绍什么是个人成长?我举个例子,如果把人比作是一棵树的话,人和树一样都会自然的生长。那么个人成长就是,在自然成长的基础下,人可以更有效率、更有选择的往自己向往的、希望的方向所生长。

那么,个人成长系统是什么呢?与其说它是一个工具,我更愿意把它称作是一个流程,我们工作、生活、思考的生活流程。我希望能用符合人性,使用简单的系统,来引导我们的生活走向我们想要的样子。

构成知识系统介绍:

知识系统是辅助学习的一套流程,学习是为了提高思考质量,从而更高效率的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更好的学习呢?我结合了结构化思维、系统性思维、卡片笔记法等学习工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学习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学习的本质,学习的目的。学习并非把一个个的新知识塞到大脑里,也不是按照文件夹式的知识堆积。学习的本质是链接,把新的知识和脑中已有的知识链接起来。比如,在我不知道纸袋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观察一个纸袋,它由纸所构成,形状呢像是一个袋子。所以,我通过这样的链接,得出这玩意是纸袋的想法。当然学习比这个复杂的多,只是举个例子。学习的目的呢,我们前面也说到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我把学习解决的问题整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这是什么?也就是what。比如,什么是心理学?哲学是什么?什么是C#?这一些都可以概括进去。第二种是怎么办?也就是how。比如,我怎么去解决自己的内耗?我怎么能够在职场上更进一步?我怎么能跟伴侣理性沟通呢?

面对这两种问题,也是不同的一个处理流程。对于what类的问题,又会分成零碎性的知识/结构化的知识,但区别也只是学习方式而已。最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跟过去的知识产生联系。而how类的问题,会有两步,第一步是连接背景知识,从你的大脑/知识系统/整理系统中搜索相关的知识,第二步是对背景知识进行梳理,也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已有的方法论来实现目的。第二种是根据背景知识的组合,创造新的方法论/个例。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想要做一个关于冥想的演讲,那么第一步,我搜索了一下,关于冥想的知识,有很多,冥想的定义,冥想的不同流派,我自己在冥想上的体验等等。第二步,对背景知识进行梳理,我想到之前学过一个方法论,就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入手,讲解一个相对枯燥的事情,可以得到好一些的效果。于是我选定了这个框架,把知识筛选、填入了我要写的演讲稿里。

那么,前面说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点:跟过去的知识产生联系。那么怎么做到这件事呢?我以前是通过整理体系进行文件夹式的知识存储,比如:

整理体系我积攒了大量的个人思考,但是这些知识只是积累在那里,没有形成网络,在我想起来的时候,可能会去搜索一下,但实际来说,它们没有产生更多的价值。那么怎么办?我相信有了解过笔记工具的人应该了解,很多的笔记软件现在都有的一个东西——双链。双链不是简单的超链接,它在被引用,和引用的双方,都能看到这个引用信息。那么我介绍一个学习方法,也是我知识系统的核心方法——卡片笔记写作法。(推荐同名书籍)

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洞察,借鉴久经考验的笔记技术,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积累了 9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 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核心是,多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想法,并且把这些想法链接起来,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知识点,产生结构化、系统化的联系,比如我当下的文章,就是通过这些卡片知识所构成的。卡片笔记写作法有以下两个重要核心:

1、每张卡片只记录一件事,清晰、简介、记录翔实、索引明确。

2、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记录,要求是一张卡片记录一个知识,并且标明来源,并且给一个明确的索引。大概的格式是这样的。

索引 2023/03/01 13:44

正文 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话来记录?因为存入记忆越难,提取出来越容易。

链接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核心

来源《卡片笔记写作法》-写作的方法

那么,理论可行,实践开始。

流程:

我的知识系统的载体,是一款flomo的软件,它的内核也是根据卡片笔记写作法而来的,我这里只是简单的举例。我的结构是这样的。

1、带着问题去阅读

我们在阅读的方向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去进行筛选,不过是how的,还是what的,都是ok的,比如我在整这个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些了很多相关的课程,就是带着一个问题去学习的,也就是,我怎么更好、更快的学习。

2、卡片记录到信息中

什么样的知识是值得你记录的呢,很多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非常详细的做图书笔记,不是说不好,而是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我会选择触动到我的,比如,“一次性建立好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不但没有意义,也没有可能性 —— 除非你停止生长。” 这句话就很触动到我,我会记录,知识系统永远是在发展和变化的。来源《flomo如何改变我的生活》

3、整理到知识中

白天我阅读、看视频的时候,记录了一些信息。那么到了晚上或者我有空的时候,就会进行筛选,这个是属于什么部分的。

4、与过去的知识产生联系

查看过去的知识卡片,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比如我在学习了P.A.I.R方法后,又学习了资源的知识,那么这两者就产生了链接,我会双链的去绑定它。

5、当知识达到要求了,输出成文章。

当你一方面的知识储备够了以后,就可以去解决问题了,可能是一篇文章,可能是一个新的系统。

整理系统介绍:

整理系统跟知识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当知识系统中的碎片化知识成体系后,可以整理成一篇结构化思维的文章。或者根据素材去写文章等等。整理系统的诉求在于两点:结构化存储、方便搜索。

结构化存储,意味着根据一定的文件类型进行文件的存储,例如写作、内容输出、软件设计等大类,又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小类。

方便搜索的要求是能够搜索标题和内容,这也是为什么我抛弃了石墨的原因。

整理体系相当于我的第三大脑,用于存档一些我不需要记忆的事情,我大概只需要知道自己曾经写过哪些东西就好了,那么第二大脑就是更符合大脑结构的知识系统。

使用结构:

整理体系的结构可以根据大家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组,我提供一下我的分组和其中的子页面。

复盘系统介绍

我以为,复盘本质是为了觉察,也就是我们必须带着目标去,只是单纯的记录,那么就会,陷入一种无意义的感觉中,前几天还感觉有意思,但后面就会找不到继续下去的意义。在看了Emma关于复盘的文章后,我反观以前的我自己的复盘,记录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思考,很有趣,也很有益,但是当我现在变成了规划每日的安排,对于复盘来说,我更多的是让一些没有完成的事找理由,并没有复盘出来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改正。虽然有一个沉浸式模块,但是并不有效。那么这一块可以概括是,对于时间的利用情况以及对于任务安排的准确性、合理性的复盘。

对于这个模块,我觉得需要知道:

(1)怎么去评判时间利用的有效性。

(2)什么样的时间安排是合理的?

(3)时间探索的深度和分类应该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我记起一个事无巨细的时间记录方法。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如果套用这样的方式,我当下就可以记录一笔,例如当前是2022年11月24号14:09,我在做的事是复盘,也就是查询资料,思考并输出一些内容的过程。到什么时候结束呢,假定是15:00,那么这一件事我就是花了41分钟。当中呢,我可能在14:10分的时候,发了一个消息给朋友,那么可以作为一个打断事件记录下来。再比如我在14:13的时候,因为肚子很痛,所以上了厕所,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又玩了手机,导致我花了差不多15分钟,那么这件事花了多少时间,是否需要单独的作为一件事件记录下来呢。我觉得可以不用,事件记录的原则,是要记录重要的事情,我的完成度,那么吃喝拉撒,算是重要的事情么,其他方面可能需要,但是对于时间记录呢,我秉持着只记录重要事情的原则,并不作为为主要的事情。可以用以反推这些事情大概花了多久。或者作为子事件进行记录。OK,接下来做一个总结。

时间记录

时间记录以及复盘

时间记录就是把自己每一段时间都记录下来,时间记录按照事件、分类来进行记录,并且记录中间的一些小的消耗时间,例如:

事件:时间记录法

完成程度:已完成

分类:思考

时间段:14:09-14:38

耗时:1小时 29分钟

中途事件:

上厕所 2分钟

跟同时闲聊 2分钟

打水 1分钟

跟朋友发消息 1分钟

我目前使用的复盘记录在这个基础下更加简化,方便自己的记录。

这块是时间记录的,当然这个时间不需要精确到秒,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分钟的区间,到秒就过度的繁琐了。那么复盘是要干什么呢。一是需要对于当天我们记录的(也就是重要的事情),计算我们用在工作上的时间是多久,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时间分成几大块:

工作

工作上所花的时间,包括每一块任务,对于我自己来说,程序开发、文档编写、现场问题处理、开会、其他。

自己

自己做的事情,可以跟目标体系联系起来,包括看书、写作、学习、思考、看剧、社交、复盘等等。

其他

睡觉、交通、娱乐(比如刷视频等等)

复盘的结果:输出每一天的时间安排,输出每个时间的用时以及使用度,明白自己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

目标系统介绍

目标系统是最为重要,且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我们往哪走,也就是我所说的成长的方向。我在看了NLP理解层次之后,对自己人生进行了规划,明确了自己的使命、身份。并且根据这个身份进行了整一系列的安排。那么我这里着重介绍的是目标系统本身。

目标系统的核心思维是最小0-1法则和hnw分析法。

最小0-1法则

0-1法则指的是,将你的目标拆分成最小的模块,举例,我要卖手工制香薰蜡烛盈利。这个是最大的0-1,通过最小0-1法则,将其粗略地拆分成:

1、学会香薰蜡烛的制作方法。

2、优化配方,节省成本,做出理想的产品。

3、市场定价、售卖。

将一个没有办法一步达到的想法、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小的步骤,正向激励自己的同时,逐步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hnw分析法

hnw分析法是对目标在每一个0-1节点间横向拆分的方法,其分为,我拥有的(what i have),我需要的(what i need),我想要的(what i want)三个模块。我拥有的,指我对于当下这个节点,拥有的哪些技能、资源。我需要的,指为了完成当下这个节点,我需要做什么事,需要那些资源。我想要的,是对下一个节点的期待。

举个例子,在上面香薰的例子里,第二步,

我拥有的:香薰蜡烛的制作方法和其原料;

我需要的:最优的配比,以及更加精确的制作工艺;

我想要的:硅胶容器香薰蜡烛的制作方法、市场售卖。

使用:

那么在前面的两个方法论中可以看出,它们对于一个目标来说,分别是,纵向的流程拆解,以及横向的每个节点的拆解。我根据这两个方法论的核心,通过多维表格制作了我的目标系统。

首先是项目目标管理,这里是我的目标的汇集地。我的人生规划告诉我,我想要实现我的人生使命,我要成为一名作家/内容输出者。

那么有了目标,那就开始纵向的拆分。

在第二层项目拆分里,可以看到我把作家拆成了三个节点,了解作家,发表第一篇文章,完成第一本书,当然这里只是展示,实际肯定不止这么点。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一个临时项目的tag,这个部分的节点,是指不在我的人生规划里的,一些临时的、日常的项目。

那么有了一个个的节点,下一步就是对节点进行拆分。在节点任务中,我们通过hnw横向的拆分了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比如对于了解作家来说,我觉得跟作家的朋友交流,跟编辑的交流,寻找一些不同杂志社的历史、投稿方式都是需要的。并且标记了优先级。

那么结构讲完了,总体的使用呢,就是对目标的管理,对于目标的拆解,对于节点的拆解。当我空下来了,我就会打开这里,去看看我目前还有哪些是需要做的。规划、复盘也同样以目标系统为主。

相关推荐

挖空题制卡
手机版365bet网址

挖空题制卡

📅 07-02 👁️ 7885
Sunta Chemical Ltd.
365赢了不让提款

Sunta Chemical Ltd.

📅 08-15 👁️ 3945
上海漠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IMP
365赢了不让提款

上海漠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IMP

📅 07-20 👁️ 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