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修行七阶段指南

打坐修行七阶段指南

概述本文详细介绍了打坐过程中从入门到入境的七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症状、难点及突破方法进行了说明。

第一阶段:杂念繁多

初学打坐时杂念纷扰,是因用意识控制意识,结果反而难以静心。

面对杂念时应观察、了解并放下,而非跟随或压制。

第二阶段:昏沉散乱

会出现困倦、昏沉、易打瞌睡,因精神疲惫难以集中注意力。

应调整呼吸,让呼吸变得伸长平稳,帮助恢复清明。

第三阶段:偶尔入静

随着练习增加,偶尔会进入短暂的静态,感觉轻松愉快。

不应贪恋或失望,应持续观察与调息,使静态逐渐加深延长。

第四阶段:摸门阶段

能逐步掌握打坐要领,不被杂念扰动,冷静旁观。

身心趋于平和,神经衰弱等问题改善,应继续探索内心,不能停滞不前。

第五阶段:动处

身心静后,会觉察到敏锐五感及奇妙现象,如幻听、幻视、奇香等。

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被惊奇或恐惧等情绪干扰,现象自会平息。

第六阶段:出境或出顶

各类现象停止,进入真正的静态,即无感停息、意识泯灭。

初入此境常会恐惧,要勇敢面对并适应该状态。

第七阶段:见性或见原神

习惯出境后,出现“性光”,体验五感混同、无方位的内在明光。

能同时感知内外,上下左右,标志着修行大门真正打开。

建议及注意事项

打坐过程中应顺其自然,不执着于现象,也不要压制杂念。

每一阶段均需保持持续练习和内心的平常心。

修行进入见性阶段后,已能自主修行,无需事事请教师父。

相关推荐

挑字组词
365赢了不让提款

挑字组词

📅 08-10 👁️ 7916
生育间隔——一胎与二胎间隔几年最合适?不是3年、不是5年,而是…
苹果手机视频美颜指南:简单几步,让你的美颜视频更动人